吃出一只蟑螂后,执法人员去现场检查又发现43只!3月15日,吉野家因此事登上微博热搜。据悉,3月14日,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昌平奥莱餐厅因违反食品安全法,被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6.5万元。处罚详情为该餐厅1月13日销售的“辣白菜猪肉双拼饭热卤套餐”中混入1只蟑螂,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。而值得注意的是,当执法人员于1月16日进行现场检查时,却发现距当事人被举报前最近一次消杀仅5天,现场发现43只蟑螂。
吉野家是一家知名的快餐品牌,其食品质量一直备受消费者的信赖。然而正是这家打着“给顾客最新鲜、最高品质的食品”口号的百年老店,所作所为却让人大跌眼镜,也让人们对于吉野家的食品安全产生了质疑。
本来消费者选择吉野家,就是冲着干净卫生健康等卖点去的。结果不但钱花了,还可能吃出病来。其实,这并不是吉野家第一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,之前就被曝出蔬菜过期变质、肉末发臭发酸、食用油用到油质发黑都不更换等黑幕,如今更是连蟑螂都吃出来了,怎能不让人恶心反胃。
食品安全至关重要,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发展,更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。可问题恰恰在于,如今的餐饮行业里,食品安全屡屡成为最大的短板。特别是在外卖充分融入大家日常的当下,看不见的“后厨”便愈发成为监管的盲区,而当商家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时,都口口声声要彻查、整改,但食品安全本身就应该是餐饮企业恪守的底线,而不是出事后挽回品牌形象的道歉。
敢问是什么让商家选择铤而走险,置消费者安全于不顾?究其原因,还是违法成本低、维权成本高、法律震慑力不足等问题,导致相关企业在食品安全和自身利益的权衡中偏向了后者。
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。”筑牢食品安全底线,单靠媒体曝光,一味地指哪打哪,打击食品安全问题只会像“打地鼠”游戏,此起彼伏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商家要提高责任心、摆正良心,守规矩、知敬畏,加强对食材安全问题的检查,在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,严把餐饮服务质量安全关。同时,也要把监管压得再实一些、盯得再紧一些,面对潜在问题必须一根杆子插到底、一把尺子量到底,对食品安全违法者要处罚到人,杜绝“漏网之鱼”。如此,才能捍卫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让消费者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。(潍坊晚报)